好日子,等到能活下来后,就想要活得轻松、尊贵。”曹穗的声音缓缓道来,没有掺杂任何情绪,平静悠然,“学一门手艺或者读书便是他们心中普遍认知的好出路,学校不可能满足所有人这个愿望,那么就会自下而上衍生出能满足他们愿望的地方。”
“私塾?”徐庶立刻道,但他又有些犹豫,“可许多私塾都是在土族大家手里,普通百姓想要进入,非天资卓绝者,便是互为姻亲。”
曹穗一言点破,“先生说的那种是颍川那种有名的学院模式,但我要说的,是更加私人的。”
徐庶:“更加私人?”
曹穗莞尔一笑,“回到一开始先生的问题,那些有一点读书天份,但又达不到做官标准的学子,难道就让他们高不成低不就,苦读多年还不能获得回报吗?”
徐庶听懂了她的意思,正是因为听懂,所以才愣在当场。
居然是这样……
曹穗在等他缓过神来的过程还抽口塞了口小点心。
“可是,学校的学子能接触到做官的途径,是因为女公子你的承诺,你能够求得丞相,相当于多了一条选官的路。”徐庶好像是在对曹穗说,“可若是民间自发的私塾,如果只是读书识字,其实还是不划算的。”
“除非”徐庶脑子里滑过什么,猛地看向曹穗,“除非朝廷会开辟一条平民子弟往上爬的选官路,并不单单只有女公子创建的学校所受用。”
曹穗轻轻拍手,“先生的脑袋转得可就是快,但这些都是你的猜测,可不代表我的真实想法。”
哪怕是流传出去,她也是不认的。
她认不认已经不重要了,徐庶心里已经如此认定。
“女公子好想法。”徐庶的声音因为过于激动而有些嘶哑,他又想到了自已。
曹穗一本正经,“我只不过是想要帮助解决未来学校学子们的就业问题而已。有前途的就去当官为民,没天赋的去学一门手艺谋生,中间搞不成低不就的,那就去开私塾当学师。一年收十多个学子,收一点束脩不过分吧?”
又有钱又受人尊敬,何乐而不为?
天底下上哪去找她这么为学子考虑的女公子啊!
她这会儿再如何顾左右而言他徐庶都不放在心上,他脑袋里全是选官制度改变的事情。
这到底是女公子一人的奢想,还是有曹操的参与呢?
哪怕他没有主动推动,但定然也有默认的意思,默认就代表支持。
徐庶已经自动推断出曹操的态度,面对成为学校的学师,心境又改变了。
荀音是眼睁睁望着徐庶气势更盛地找她完善学校制度,心里对曹穗佩服得五体投地。
女公子可真是激励的一把好手。
私塾登记标准曹穗:我果然到哪都能引起争议
曹穗十分体贴,生怕现在就有一些读了些书但没有门路的读书人苦于生计,趁着还有时间,曹穗趁着年底之前,把关于私人私塾的办理标准和官府报备要求先出来。
不少人看见此次的公告和旬报都有些懵,然后就像是水滴入到滚烫的油锅里,噼里啪啦地四溅,灼伤到不少人。
“私塾?这是说民间如果有人办的话,我们出钱也能读书?”
“想得可真美,谁家读书人会被铜臭味所诱?风骨何在?”
有些意动的人突然就被堵住了嘴巴,他们确实心动,但如果被人戳着骂没风骨,那多尴尬啊。
有人立刻不乐意了,他们虽然没读那么多书,但自有一套生存法则,明白学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去,也知晓若是周边有个能教书的私塾在,自家孩子送去识字后,不说大出息,那起码旁人招工的时候能有底气去试一试。
“风骨?铜臭味?你以为自已读了几本书就在这满嘴喷粪?”有人不客气的怼回去,“这可是朝廷的政令,是女公子大力支持提倡的,你这是觉得比女公子要厉害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