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了,也不忙着走,态度依旧和善道:“带肉的是八文,放的是猪肉。”
老板解释的细致,刁氏也懂其中的道理。
大祁朝羊肉珍贵无比,牛肉次之,猪肉最次。而这不过是蕤河上的一间普通面食铺子,对方自然用不起牛肉和羊肉。
刁氏“嗯”过一声,低头打开食盒,将放在盘中的鱼丸夹出一颗,想了想,又多夹一颗出来放入碗中,而后重新盖上盖子,也学着院子里那姑娘的样子,用木勺在汤水中搅和几下。
毕竟是要卖的,她舍不得吃太多。
老板见状有些哭笑不得,但没说什么,只是眼中多了几分笑意。
可不过片刻,老板就笑不出来了。
他常年做扁食来卖,素馅扁食的味道不用尝也烂熟于心,可这刁氏随便加了点“料”,那份扁食就像变戏法似的,闻着竟是比从前香上数倍。
老板用的馅料就是寻常的萝卜和豆腐,如今汤里多了那白胖的小团子,结合出来的鱼蔬味儿里,还飘出些猪油的香气。
惊奇之下,老板就那么发愣的看着刁氏吃掉一颗鱼丸,随即,还止不住的咽了下口水。
而这一举动,不仅看傻了店老板,就连身后闻到香味的客人们,也三言五语的询问起来。
“什么馅儿的扁食啊,怎么这么香?”
“诶,怎么好像还有鱼肉的味道?”
几名客人越说越好奇,刁氏便趁机抬头看向老板,目光里颇有“你要不买,我就卖给他们了”的意思。
老板皱皱眉,复又松开,见客人们说话间已经站起身,似是想要探头往刁氏碗里瞧,他也顾不上规矩不规矩了,情急之下拉起刁氏就往门外走。
看到刁氏不忘把食盒也拎出来,老板才尴尬道:“刁娘子,您刚刚吃的那个……鱼丸,可否给我尝一尝?您也知道我这是小本生意,实在出不得丁点差错,若是合口味,我立刻全部买下!”
褚朝云说过可以试吃,刁氏便痛快的答应了。
灶台就被安在铺子门前,此刻大铁锅里还剩些面汤,柴火尚未烧完,面汤“咕嘟咕嘟”冒着热乎气。
老板热切的取来双筷子,又盛一口汤,干嚼半颗,剩下半颗扔进汤里泡着吃,品的甚是仔细。
食物进口,刚刚闻到的那股香味再度袭来,就连到了肚里也依旧满口留香。
老板忍不住狠狠赞许一声:“刁娘子,你好手艺啊!”
刁氏忙摆手,不抢功劳道:“不是我做的,是……家里孩子做的。”
提起“孩子”二字,妇人不免心中伤感。
她出来许久,不能继续耽误工夫,便直言道:“刘老板,您若是想买这鱼丸,我家姑娘说了,一文钱两个卖您,这里刚好是十文……哟,我忘记少了三颗,那就只卖您八文的吧。”
老板名唤“刘新才”,街里街坊的都唤他刘老板。
刘新才毕竟在做吃食上有些经验,如今知晓这鱼丸空口或是下汤都甚是美味,当然心甘情愿的掏钱。他取出九文,递上来道:“不打紧不打紧,日后还要常来常往的。”
刘新才是个会做生意的。
刁氏接钱时手有些颤,忙又拜托刘老板帮她把那碗扁食也装起来。
盛鱼丸的盘子被空出来,刁氏喝干净碗里的汤,将一口未动的扁食和剩下的一颗鱼丸都装进了盘子里。
道别刘新才前,她还特地询问了一句,因褚朝云想做的是长期营生,最好是能有固定收鱼丸的地方,但刘新才也谨慎,他只道“若日后卖的好,自然一直都需要”。
说完,又跟刁氏预定了三十个,刘新才想拿些回家给妻儿老小都尝个鲜。
刁氏拿着赚来的九文钱进了家布匹铺子,想买被子这点钱是不成,但可以先买张被单回去,日后有钱,往被单里再絮些棉花就是了。
一来二去看下来,就连质量最下乘的被单也要十文,刁氏帮褚朝云添了一文,买下藏到食盒里带回了船上。
回来刚好赶上放饭,午时的日头烤的人后背发烫,可照不到的那一面,又阴冷的渗骨。
褚朝云抡着斧头劈柴,用足了力气,身上也跟着暖和了一点。
刁氏看她忙就没吭声,独自走去木桶边拿了四个馍馍,正巧徐香荷也拿了四个,二人对视一眼,都不自觉的笑起来。
管饭的工人是赵大手下,瞥他们一眼冷声质问:“给谁领?”
每人每顿最多两个馍,这工人日日都来,心中其实知晓他们是给褚朝云拿的。
徐香荷胆子小,被吼得立刻就放回去了两个。
工人眼珠子转悠一圈,翻了她一眼后便不再说什么了。
徐香荷今日又练了一上午摇橹,听说下午钟管事会来考核,她一个上午都没怎么定神,心中七上八下,也想趁着午时和褚朝云说说话。
徐香荷和刁氏走去船尾,褚朝云朝他们摆摆手示意他们先去休息,二人就一同下了木梯。
徐香荷索性进了刁氏隔间坐着